最近看到一个采访,Jobs 被问到“那你怎么知道是正确的方向呢?”,他沉吟了 10 秒,回答说:
“最终还是取决于品味。归根结底,就是努力让自己接触到人类所做的最好的事情,然后尝试将它们代入到你在做的事。毕加索有一句话,他说,‘Good artists copy, great artists steal.’,很多人都会厚颜无耻地窃取伟大的想法,这也是我们做出 Macintosh 的原因。
和我们一起工作的是音乐家、艺术家、诗人、动物学家和历史学家,如果没有计算机,他们也可以在自己的领域做出非常出色的事情。我们所有人的努力给这个产品带来了自由和文艺的气息,我们希望将看到的其他领域最好的东西引入其中,这表达了一种重要的艺术态度。
(资料图)
我认为,如果一个人的视野非常狭隘,他永远也不会明白这一点。”
对他的话挺有感触,所以提笔想写一篇关于“品味”的个人偏见和养成方法。
一
问题的起点很简单,首先,“品味”真实存在吗?
对不少人来说,“品味”只停留在时尚艺术行业,某些东西很好、很有品位的看法很主观,因为它们无法量化。
其实不是。
虽然当大家提到“品味”,最终还是会落到“ you know it when you see it”,但这不过是因为其中内涵非常感性,人们倾向于让这个词不受定义的束缚,以保持随时变化、自由自在的能力。
当遭遇真实存在的事物,“品味”会自然浮现。而且人们对某些事物特别的钟爱,恰恰证明了筛选条件里已经包含“品味”。
好的“品味”不仅可以成为手段,也可以是目的本身。尤其是在当代社会的某些领域,好的“品味”可以得到高额的经济补偿。
比如风投行业,有品位的人往往能提前发现日后带来超值回报的标的;再比如对公司而言,CEO 的核心工作职能都是由品味驱动的:招聘需要对人有好的品味,决策需要对商业战略有好的品味,公司文化也需要对高效工作环境有好的品味。
甚至可以这么说,在一个体系的话语权越高,TA 的工作就越需要以品味为中心。
二
所以第二个问题,如何提高品味?
每个人都是自己消费的总和——一个好“品味”的结果,来源于好“品味”的持续输入。我关注领域的佼佼者无一不是对自己所消费的东西非常挑剔。
以创作者为例,好的创作者从他阅读的内容就能体现品味。他们不仅仅是为了消费信息,还是为了提高自己对高质量创作的品味。
比如 Tyler Cowen,他的职业生涯几乎是围绕自己对人和想法的“品味”建立的。他的经济学博客 Marginal Revolution 非常受欢迎,他倡导的关于创作者成长的 Emergent Ventures 赠款计划也体现了对选择人才的独特品味。
我觉得有点可惜的是,今天的学生上大学是为了学习知识、培养“技能”,在很大程度上远离了有助于提升“品味”的文史类课程。如果不熟悉、不了解曾经存在过的最好和最有洞察的想法、观点、思考,很难超越前人。
某种程度上,这个世界越倾向于培训技能、掌握知识,拥有好的“品味”的影响就越大——即使它很难量化。
三
关于提升“品味”,我的一个个人经验是:尽可能多地开始阅读书、研究作品、开始尝试,但很少把它们全都读完、研究透彻。
这并不是要不求甚解。我的意思是,如果你强迫自己读完手边每一本书,那么阅读对你来说实在是件苦差事。大多数书要么只读引言就够,要么不适合你,要么不适合所有人。
费力读完它们——这可能是从学校就养成的习惯——会把阅读变成一个永远无法结束的工作会议,你肯定会特别无聊。一旦觉得无聊,拿起下一本书的意愿就会大大减弱。
这非常悲剧。其他所有类型的作品也是同理。
大多数“作品”并不需要真正读完,但有些却可以真实改变一个人的生活。这意味着我们要做两件事:大量输入和严格过滤。
还是以读书为例。如果你只挑选自己确定会喜欢的书,那无形中就会限制自己的阅读主题。它可能让你进一步形成偏见,无法把不同领域和不同文化之间的点联系起来。
所以更好的策略是,对你愿意尝试的书设定一个较低的标准,即使是很微弱的兴趣,也可以试试看。
而一旦你获得了大量输入,就必须拿出过滤器。
过滤的原则应该很无情。就像约会一样,你和一本看了 10 分钟就不喜欢的书几乎注定不可能有幸福的结局。不如扔掉它、继续前进。如果你只读了三页就退出,就像拒绝和刚认识但已经觉得不合适的人进行 5 小时的约会,也不算失败。
这个思路不仅仅适用于读书。所有类型的研究、对话和学习都一样。如果你的大脑不被大量的输入淹没,你就会陷入一个狭小世界;但如果没有严格的过滤器,你就会不知所措,并最终陷入繁杂和瘫痪。
提高品味的正确路径是让自己被大量“信息”淹没,但很快就能意识到“嗯,这个不太对”。
四
因为是篇随笔,所以最后展开一些关于“品味”的零碎看法。
品味的好处是只需要很短时间就可以判断出事物的好坏。我之前看过一个采访,Y-Combinator 的人说他们可以在十分钟的对话中区分一个创业者的水平。你的品味越独到,做出判断就越快,时间优势就越大。
品味是对注意力的一项承诺。虽然它通常集中在单一事物上,但却需要大量的输入和多样化的整合才能养成。
对于大多数事情,单单是正确就足够了,这是一个默认值。而且往往正确的路径有很多。但是品味会让你得到不仅仅是正确的东西。它带来的是有趣,有时候是虚无缥缈的,有时候甚至是略带冒犯的,但它令人着迷。
最后,品味和昂贵也有区别。毕加索有句话让我至今记忆犹新—— “当艺术评论家聚在一起时,他们谈论形式、结构和意义。当艺术家们聚在一起时,他们会讨论在哪里可以买到便宜的松节油。”
关键词:
关于品味的个人偏见和养成方法
透明环氧灌封胶:完美呈现设计美感的必备封装材料
高盛:维持华润啤酒(00291.HK)“确信买入”名单 目标价降至73.7港元
中远海运国际(00517.HK)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3.36亿港元 同比增加102.86% 拟派发中期股息每股22.5港仙
射击世锦赛中国选手包揽女子50米步枪三姿冠亚军
一加 Ace 2 Pro明天开售 直面Redmi K60至尊版
隐于湖泊之下的诗心和悲悯
杭州医博肛泰医院是公立还是私立?专病治疗 值得信赖
ab胶怎么去除方法(ab胶怎么去除)
A股股票回购一览:20家公司披露回购进展
壹石通(688733):8月21日北向资金减持3.04万股
阳历8月4日是什么星座(8月4日是什么星座)
表哥新专辑发布!球迷:迈阿密正等着你&你的音乐 利拉德进行转发
三英精密计划发行491.19万股股份 募资总额1.45亿 用于补充流动资金、偿还银行借款(修订稿)
金砖国家在完善全球治理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与尝试
从37位历史文化人物入手 作家孙颙以随笔梳理中华文化源流
惠州大亚湾四大片区分析,哪个最吸引你?
城乡一体化示范区“浪漫七夕·鹊桥相会”主题活动举办
北京汽车摇号网站取消申请和重新申请区别(北京汽车摇号网站)
菠菜籽怎么种才能尽快发芽(菠菜籽)
中国人工智能技术落地迅速 2023人工智能市场未来趋势预测
深圳嘉立创:抢抓政策红利 服务硬件创新
临夏县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
北向资金大幅减持股名单
江苏:点亮文明实践“星空” 群众乐享“夜文明”
艾瑞咨询:2023年中国家装新趋势洞察报告(附下载)
M标志的是什么车后面四个轮子(M标志的是什么车)
报纸起诉OpenAI:训练AI模型违反服务条款
中元节任务测试,这种变身效果可不多见,内附答题答案
湖北恩施发布暴雨红色预警